關鍵詞:煤氣發生爐 溫度探測
在煤氣發生爐內部,主要是由灰層、氧化還原層及干餾干燥層空層組成。值得注意的是兩段式煤氣發生爐沒空層,干餾干燥層后以上至上段都是煤。要想掌握爐內各層的狀況,煤氣發生爐最簡單的測量辦法就是插釬。在正常運行過程中,把鋼釬從探火孔插入爐篦頂端2-3分鐘(鋼釬直徑一般使用300mm粗),然后拔出來觀察鋼釬顔色。
1、灰層200mm,鋼釬應無色;如果變色成黑紅色,說明爐篦以上200mm的灰層已達到500度以上的高溫,火層已經下移,(灰層的基點是爐篦頂端)。
2、氧化層厚150mm.鋼釬應變成光亮黃色,而且界限分明,說明氧化層處于正常,溫度適中。如果鋼釬的顔色呈白色狀,說明氧化層溫度過高,達到1200度以上。如果鋼釬的顔色呈黃色或光亮黃色,說明氧化層溫度較低,大約在1000度左右。
3、還原層厚400mm左右,鋼釬應變成櫻桃色,溫度在750度左右,屬正常范圍。
4、干餾干燥層厚650mm左右。鋼釬應變成暗藍色,屬正常。溫度大約在600度左右。
煤氣發生爐通常在測量過程中,還原層和干餾干燥層的厚度沒有明顯的分界。但單段式煤氣發生爐可以測量空層高度,計算出還原層和干餾層的高度。兩段式煤氣發生爐以電熱偶探頭測量各層溫度,判斷各層高度。但是由于目前電子原件有時失靈,不能全靠電子儀表檢測,必須經常用釬測的辦法掌握爐內狀況。正常情況下,鋼釬插下去手感很松快,到爐篦有金屬堅硬感覺。如果釬子插不下去,說明爐內有結渣,從結渣的硬度可以判斷出結渣的程度,有時插釬發現很粘,這是結渣的前兆,有時插釬拔出后,發現釬子在空層部位有很多焦油,說明上部溫度較低,處于冷運行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