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,是一個有關“傳承”的日子
清明,是一個有關“傳承”的日子,有哀思、有紀念,是責任、是感恩。不論家教傳承,還是家國情懷,都寄寓在這四月的叩拜之中。
清明,教會我們不忘本
“人這一輩子如果沒有根,走到哪都是漂泊。只有站在這里,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,將往何處。”在中國人的思想里,“根”是祖先,是親人,是故土。清明時節尋根問祖,其實是提醒我們做人不能忘本,既不要忘記自己從哪里出發,因何而出發;更要遵循父母的教誨,傳承先輩的精神。
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奠逝者、悼念先人、緬懷英烈、寄托哀思的重要傳統節日,也是護林防火的特險期。為樹立文明新風,進一步弘揚文明祭掃理念,減少火災風險,營造安全、文明、和諧、有序的祭掃氛圍,特發出如下倡議:
一、移風易俗,文明祭祀。
自覺摒棄不文明的祭祀方式,嚴禁在路口、廣場、小區、樹林、耕地、草坪、建筑物等一切場所焚燒紙錢、冥物、燃放鞭炮。倡導采取敬獻鮮花、植樹綠化、踏青遙祭、經典誦讀、網上祭祀等低碳、環保的方式緬懷故人,以自然、時尚、文明、環保、節儉的方式開展文明祭祀、文明傳播活動,營造文明祭祀共同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。
二、傳承美德,節儉祭祀。
倡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樹立“豐祭不如厚養,孝道注重當下”的理念,老人在世時,多盡孝道,使他們老有所養、老有所樂;老人去世后,不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、相互攀比,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,讓逝者欣慰,讓生者無憾。
三、遵紀守法,安全祭祀。
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,廣大職工要自覺遵守有關安全防火和大氣污染防治的相關規定,杜絕野外使用明火,嚴防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。
四、模范帶頭,科學祭祀。
公司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,樹立科學、文明的祭祀觀念,做告別陋習、文明祭祀的先行者、倡導者。